买M9很大一部分就是冲着华为那套系统来的。这一个月用下来,特别是前几天刚推送的那个7月份大OTA,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“常用常新”。以前就觉得辅助驾驶很稳,像个老司机,现在城区里的表现更灵了。对旁边突然窜出来的电动车、行人避让得更及时果断。还有泊车方面的升级,我家小区地库车位窄,柱子多,以前自己停都得小心再小心。现在开到地库,点一下泊车代驾,它能自己记住路线开到我的固定车位,还能自己停进去!取车的时候手机一点,它自己就开出来了,大夏天或者下雨天,这功能非常好使。连那种老式的双层机械车位都能识别尝试了,虽然我还没敢真让它停上去,但这识别能力是实打实进步了。
HUAWEI ADS 3.3智能驾驶表现出色,它现在升级后不管是城市拥堵路况,还是高速复杂路况,都游刃有余,驾驶方式也更趋向拟人化,加速变道、进出环岛、过小区停车场匝机都挺从容,到家后它自己会完成泊车,不用我操心,出行变得更安心。我还发现它在智能驾驶时,有一个蓝色指示灯,可以提醒后车或者行人注意车的行驶状态,挺贴心。
入手问界M9以来,这车带来了很多新奇、豪华又智能的用车体验,感觉是我目前开过的最喜欢的一辆车,对它的整体表现都非常满意。智能泊车功能真的像一个停车老手,一把倒车入库,丝滑又精准,直接解决了我和老婆的停车烦恼。
从开了快6年的奔驰C换到这台问界M9已经一个多月了,之所以选M9,很大程度就是看中了它整车智能化和舒适配置,特别适合我这种经常短途出差、又注重路上那点舒适时间的人而且看销量榜,M9持续蝉联50万以上销冠,跟着大家选总不会太错吧?现在开了一个多月感受相当不错,选装的零重力座椅是这一个月用得最爽的功能。中午在公司地库,打开零重力模式,放平腿托,全身被包裹托住,腰部支撑尤其到位,眯个20分钟,下午精神焕发,比趴在办公桌上强一百倍。周末接送孩子上兴趣班等待时,打开它刷刷手机,疲劳感大大缓解。
最让我惊艳的还是华为ADS驾驶辅助,这个功能真不是盖的。我上次跟媳妇出门自驾游,全程开着辅助驾驶,跟车、变道、上下高速,驾驶都很流畅,碰到有人突然加塞,它会判断路况变道,不会盲目主动避让,感觉像我雇了个司机在旁边帮忙一样,开几百公里都不觉得累。 我本来也是花粉,所以华为全家桶我是必备,华为手机搭配鸿蒙车机,用起来特别顺手,车机互联智能丝滑。文件秒传、应用无缝切换,操作起来流畅得就像在用手机一样,这种智能化体验在同价位车里真的难逢对手。我现在开惯问界M9后,开我的奥迪都有点不习惯,总是习惯性叫小艺帮忙。
上个月刚把问界M9提回家,平时就在市区通勤用,一直没机会出去自驾游。刚好这次调休凑了个5天小长假,立马带着老婆孩子去隔壁省来趟自驾游。不得不说,这趟旅程下来我觉得问界 M9真是买对了。 HUAWEI ADS 3.3智能驾驶系统,简直像个老司机一样靠谱。从小区地库出发开始,过闸、路口转弯、等红灯、高速并线,全程都是智能驾驶在辅助,一路上我都不用操多余的心。后来换老婆开的时候她都说,有了智驾辅助,她单独驾驶也不慌,有它的帮助,这趟出门玩得特别尽兴,没有太多出行的疲惫。
选择问界M9增程版,最让我惊喜的就是它丰富的智能配置。其中它配备的华为ADS 3.3系统,简直就是我的得力助手,可以辅助我应对各种复杂路况。比如过出入口闸机、复杂环岛,或者是在拥堵路段跟车,都能让我的驾驶轻松不少。我还记得有次遇到事故临时封路,我这边车道完全封闭,系统竟然能自主判断路况,并提前完成变道,顺利通过障碍,全程开的丝滑流畅,要不是我在车内坐着,也要怀疑一下这开车的是不是个老司机。 这车还有比较酷的一点,是远程召唤功能,每次下班时我提前在电梯里用手机设定好接驳点,车辆就会行驶到指定位置等我,不用我去停车场费劲找车,这种智能出行体验真的太省心了。
我也是看了很多车之后才选择问界M9,目前对它最满意肯定就是华为驾驶辅助系统。激光雷达与它相互配合,在路上靠谱得像老手,不仅在高速上变道超车果断利落,跟车距离还把握得恰到好处。停车它也能一手包办,智能泊车对我和媳妇挺友好,侧方位停车都能一把进,对我这种停歪星人简直是救星。总的来看,智能化驾驶方面不比我去试驾的BBA差,而且同样价格,问界M9功能配备更齐全,选它没毛病。 最近系统刚推送OTA更新,新增车家互联和AR-HUD侧向盲区影像等功能,不过还没来得及深度体验,等我玩明白再和大家细说。
第二排座椅的调节按钮位置不太顺手,有时候侧身去拿东西或者调整坐姿,手肘很容易误碰到,这个设计逻辑感觉可以再优化下。
如果不是暮夜空间模式,投影幕布的亮度和清晰度差点意思。另外就是高速行驶续航掉很快,用纯电就不太合适,要是它纯电续航能有350以上,我会更满意。
SUV的离地间隙相比之前开过的轿车高很多,我又没有选装车侧踏板,每次老婆穿着高跟鞋上下车都不是很方便。
有些个性化设置藏得比较深,比如不同驾驶模式下的悬架软硬偏好、转向力度微调,需要进好几层菜单或者用语音精准命令才能找到,希望后续OTA能把常用个性化设置入口做得更直观些。
细节方面需要优化一下,比如内饰太简单,可以稍微多点设计。还有就是手势控车这个功能很炫酷,但成功率有点低,可以调整一下灵敏度吗?还是我手势用的不到位,我还是找个时间去店里再问问。
中控功能太多,有点杂,我有时候找点设置总是要翻半天,能不能来个简化版本的车机功能展示页。
车子很大再加上是新车,我自己停车时稍微有点不适应,好在还有智能泊车,感觉自己停不好的车位就全权交给它处理就行。
电动后备箱说是脚踢两下就能开启,但我每次都要原地跳踢踏舞了,都没开启成功。后面去店一问才知道,我距离雷达太远,方法不对识别不到。该说不说,M9有些功能用着很方便,但要是不懂操作,多少就有些鸡肋。
车身侧面和尾部线条比较方正稳重,气场足,开出去回头率也高,经常有人问这是啥车。做工漆面都不错,对得起这个价位。
大灯设计相当霸气,灯语互动功能特别有科技感,开出去接人待客挺显档次。尤其是夜间点亮时的动态效果,在车流中一眼就能认出来,问界 M9开出去不比BBA面子差。
前脸设计的比较饱满,加上两个大灯,辨识度非常高,前后都用了贯穿式的灯带,晚上亮起来挺醒目。腰线流畅、自然,把SUV的那种大气演绎的淋漓尽致。
实车比图片更显气场,尤其前脸的贯穿式星环灯带和发光的“AITO”标,晚上点亮后辨识度极高,很有科技感和未来感。侧面线条流畅,隐藏式门把手也挺酷。不过嘛,审美这东西见仁见智,我老婆就觉得车头太方正了,少了点流线感。我个人是越看越喜欢。
问界M9的造型走的是低调奢华的路线,前脸那组会说话的智能大灯特别吸睛,开在路上一眼就能认出来。车尾的交互灯更是黑科技满满,开启辅助驾驶时会亮起蓝色实时显示车辆状态,科技范儿十足又不会显得浮夸。
车头锐利的进气格栅搭配大灯,未来感十足。贯穿式尾灯可支持个性化灯语设置,夜间点亮时极具视觉冲击力,百米开外就能认出这是台问界。这种科技美学设计,让问界M9既前卫又充满辨识度。
这车空间初见就挺打动我,5座设计简直不要太爽,像我这种一米八的大个子坐后排,膝盖离前排还能剩一拳距离呢。后排我特意加装的零重力座椅,现在已经成了我爸妈的VIP专座,带全家出去玩的时候,老两口直接在后排开启躺平模式刷剧,还说比家里的大沙发还得劲。
我选择的是金瑞红配色,气场看起来大气稳重,车身轮廓优雅而富有张力,动静皆宜。前后车灯在细节上很戳我,我开启辅助驾驶模式,加塞转弯时,会有小蓝灯在前后亮起,可以提醒后车注意行车距离,这个设计挺有未来感。
坐进去的第一感觉就是用料扎实,氛围灯一开,高级感就上来了。三联屏设计刚开始觉得有点多,用习惯了觉得挺好,主驾看仪表和导航,副驾看娱乐屏,互不干扰。AR-HUD显示信息很丰富清晰,更新后还多了一个侧向盲区影像,基本不用做头部运动了。
全车座椅采用Nappa真皮包裹,触感细腻且透气。主驾坐垫设计成可伸缩坐垫,可以根据不同体型对座椅进行个性化调节,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姿。后排有可拆卸小屏,拿在手里就能操作,方便又贴心,还有后排配备了隐私玻璃,跟新增的暮夜模式结合,一键就可营造私密空间,用来休息尤其舒适。
内饰设计非常豪华,纳帕真皮、实木饰板,以及精致的做工,感觉车里质感高级。虽说MAX版本的标准配置已经够多了,但是试驾的时候在零重力座椅上躺了一会,感觉不赖,所以订车时我也花2万块选上了,一键开启“零重力模式”,腿托自动展开抬起,还有腰托、头枕,对身体的支撑性特别好,感觉全身都轻松了,长途自驾连续坐三四个小时腰都不酸,这钱花的可太值了,直接在车里实现躺平自由,老婆直说比头等舱还要香。
坐进车里豪华感扑面而来,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皮包裹,缝线工整,做工挑不出毛病。三联大屏是视觉中心,显示效果细腻,功能强大。那个水晶旋钮手感冰凉精致,晚上配合氛围灯,氛围感拉满。唯一想要吐槽的地方是浅色内饰确实要勤打理,尤其是有娃的家庭,得注意别被鞋子蹭脏了。
中控三联屏我很喜欢,配上智能座舱,感觉M9的科技感直接拉满。小艺语音助手也很好用,不管坐在车里哪个位置喊它,都能马上回应,我感觉出门像是带着个智能小秘书。后排还有一个小冰箱,可以一键弹出,制冷效果不错,夏天出行往里放点饮料冰着,想喝的时候随时拿取,挺方便。
后排MagLink Mini 小屏可轻松控制空调、座椅,还能把它拆卸下来拿在手上操作,跟使用手机一样方便,这个功能还挺新奇。车内投影巨幕可以开发出多种用途,用来看电影是基操,还可以拿来展示PPT,配上后排小桌板还能让小朋友上网课等。这只是我目前能想到的用途,其他车友也可以分享一下,是否还有其他有趣的玩法。
内饰可以用豪华两个字来形容,问界 M9 全车都用软性材料包裹,座椅是NAPPA真皮,内里还有大尺寸幕布投影、冰箱等,乘坐体验尤其舒适。后排的屏幕也进行了升级,竟然可拆卸操作,我可以舒服的躺在后排,把屏幕拿在手里操控调节车内的温度、座椅等功能,方便的很。
三联屏中控配合智能座舱,既有未来科技感,操作又便捷。小艺更是随叫随到,在车内任意位置呼唤,它都能响应你,颇有种我带着贴身管家出门的感觉。
当初放弃6座选5座,图的就是一个敞亮和能装。后排可以用硕大来形容,我175坐后面,腿随便伸,感觉再高个十公分也毫无压力。中间没凸起,坐三个人长途也不难受,但大多数时候就我和家里人,这空间简直奢侈。后备箱同理,实测放几个28寸大行李箱轻轻松松,上面还能摞背包。车内的储物空间也够用,门板格子深,中控下面掏空一大块能放包,扶手箱够大,手机无线充电位置顺手。
考虑到平时很少满载出行,还是选择了更实用的五座版本。前后排空间看起来豪华,坐起来也享受,零重力座椅不仅配备通风、加热和按摩功能,还有电动腿托和腰托调节躺姿,平时午休或者出远门路上小憩,都可以有很好的休息。后备箱的装载能力同样出色,上次全家自驾游时,两个大号行李箱加上婴儿车和随身物品都装得轻轻松松。
选了大五座的车型,车里空间别提多宽敞了,大个子的人坐进去一点都不会觉得憋屈。后排扶手放下来后,有两个杯架还有放手机的面板,随手放东西非常方便。 座椅也很舒适,加热通风加上按摩功能都是标配,夏天坐上去非常透气,冬天出行也不用担心坐车冻屁股了。 后备箱空间也非常大,前几天拉了几个大件的东西都能轻松放下,平时放各种行李箱、孩子的自行车啥的全都能装下。
五座版的空间优势太明显了,后备箱更是巨能装,全家周末露营的帐篷、推车、吃的喝的,加上我的钓鱼装备,轻轻松松塞进去,毫无压力。从之前C级的紧凑空间换过来,这种开阔感简直像从单身公寓搬进了大平层。
考虑到日常用车大多是我们一家4口乘坐,最终选择了性价比较高的五座版。前排驾驶位支持多向电动调节,主驾还能电动调节坐垫长度,我开车时总能找到最舒适的坐姿。后排零重力座椅绝对是我们一家最爱,不仅带加热通风,还能一键调整到贴合人体躺下最舒适的角度,配合电动腿托,长途乘坐也能保持放松。后面加装的投影,有悬停功能,上次跟媳妇出门,她在后面可以用幕布播放歌词,然后唱k,路上一点都不会无聊,而且悬停幕布也不会遮挡主驾视线,简直一举两得。
五座的优势在于后排空间特别宽敞,老人孩子坐着都自在,七座或六座车反而让每个人空间都有所压缩,而且我还特意加装零重力座椅在后排,乘坐体验拉满。 平时我开车出差,路途比较远,都是直接在车上休息,副驾放倒,零重力座椅摊平,我往上一躺,再让小艺开启暮夜空间模式,在车内休息安静又解乏,睡醒感觉又恢复不少能量。这台车现在真就是我出行必不可少的好搭子。
这车块头确实不小,刚上手那会儿还有点不习惯,不过开两天就发现方向盘挺好掌握,转弯灵活,完全不像大车那么笨重。跑高速也特别稳当,坐在车里基本感觉不到晃悠。 它的AR-HUD侧向盲区影像功能真香,用顺手之后比传统抬头显示好用太多。我在进行转向时,它可以实时给我显示侧后方的影像,让我对路况的掌控更高,我也不用再担心磕碰到城市里突飞猛进的小电驴,给了我很大的驾驶安全感。
我们一家4口,5座车完全够用。这车后排空间深得我心,加装的零重力座椅一打开,我躺在上面整个人就像陷进大沙发里一样,再开启座椅按摩,出远门久坐腰不酸腿不麻。后排还有贴心的可拆卸小屏,我躺着就能用它操作空调,还有隐私车窗,感觉我自己在后座就被照顾挺好。 后备箱又大又能装,周末带孩子去露营,帐篷、露营装备、钓鱼箱一股脑全塞进去还有富余。车内的储物设计也贴心,中控台下方的镂空储物格、门板上的杯架都特别实用,手机饮料随手都可放,特别方便。这车不管是全家出游还是日常代步,空间表现都让人挑不出毛病。
舒适模式下,方向盘轻盈,油门响应温和,特别适合堵车或者带家人出行,坐车的人都说舒服。但要想自己爽一下,切换到运动模式,方向盘立马变沉,指向精准多了,油门也变得非常跟脚,动力说来就来,虽然车身又大又重,但开起来一点不笨,超车变线很有信心。隔音也不错,跑起来风噪路噪都控制得很好,配上华为那套音响,开车是种享受。
我之前开轿车居多,它又比较大,所以刚开始开这辆车确实需要适应,但不出三天就发现它操控出奇灵巧,方向盘指向精准,转弯半径比想象中小很多,完全打破我对大车笨重的刻板印象。急速转弯时车身稳如磐石,车内几乎感受不到任何飘忽感,CDC悬架调校还是挺给力。 新增加的AR-HUD侧向盲区影像,用习惯后简直离不开。转弯时能实时投射侧后方盲区画面到我视线前方,感觉自己像是开天眼一样,对路况的把握更上一层楼。现在遇到突然窜出的电动车也不慌,我可以提前注意预防危险,这个功能大大提升我的驾驶信心。
问界M9的操控还有动力表现也不错,起步、加速时动力响快速且感觉很平顺,高速超车时也很轻松,不用担心动力不够用的情况。操控起来得心应手,不会觉得是在开船,底盘的滤震还有支撑效果也都不错,行驶在烂路上依旧感觉很平稳。 而且自从前几天OTA升级后,感觉这车变的更加好开,之前变道、转弯的时候有视野盲区,现在有了AR-HUD侧向盲区影像功能,我把转向灯一打,车侧的情况自动就会显示在前挡上,如果有啥突发情况我也能看清楚,及时做出反应。
虽然M9块头不小,但得益于那个途灵平台,过沟沟坎坎和减速带时,滤震非常柔和干净。方向盘很轻盈精准,转弯半径也比想象中小很多,市区里穿梭、停车入库,虽然还是要比小车多打两把方向,但完全没有开船的笨重感。动力输出平顺有劲,电驱那种直接的推背感很爽快,发动机启动介入时动静很小,不仔细听几乎感觉不到,整体行驶质感很高级、很稳当。
刚上手这台大车时确实有点忐忑,但开了一段时间后,就觉得这车贼好开。操控很灵活,方向盘指哪打哪,掉头时比很多轿车都轻松。猫头鹰掉头模式,让我的转弯半径变得更小,平常在狭窄停车位时,可以一把掉头出来,还挺厉害。 新升级的AR-HUD侧向盲区影像现在成了我的驾驶神器。不用看后视镜,抬头就能掌握路况,驾驶都变得丝滑流畅不少。以前我最怕突然窜出的外卖骑手,现在有M9能提前预判路况,开车安全感直接翻倍。用惯了这个功能,现在开其他车都觉得少了点什么。
我选的是MAX 5座版,就这动力水平,不比我的奔驰差。平时市区起步轻点油门就冲出去了,加速轻松,车身稳定性强,坐在车上没有太多晃动,我老婆孩子都说,这车比我之前的奔驰坐着舒服。 猫头鹰掉头模式配上途灵平台,就是强上加强,车开的灵活又稳当。上次我们回老家,村里的路特别窄,以前开轿车都得倒两把才能把头调转,现在直接开启这个功能,一把就能直接掉头,谁能相信这是一个大型SUV该有的灵活性。
这车块头确实不小,刚上手那会儿还有点不习惯,不过开两天就发现方向盘挺好掌握,转弯灵活,完全不像大车那么笨重。跑高速也特别稳当,坐在车里基本感觉不到晃悠。 它的AR-HUD侧向盲区影像功能真香,用顺手之后比传统抬头显示好用太多。我在进行转向时,它可以实时给我显示侧后方的影像,让我对路况的掌控更高,我也不用再担心磕碰到城市里突飞猛进的小电驴,给了我很大的驾驶安全感。
底盘调教能力很强,遇到颠簸路面时,CDC可变阻尼悬架化解得游刃有余,震感过滤挺干净,车身始终保持平稳。家里老人坐其他SUV总说头晕,但坐M9就没这个问题。增程版动力表现不错,混动模式切换毫无顿挫,需要动力时一脚下去,推背感说来就来。 这车即使高速行驶车内也听不到太大噪音,比较安静。配合华为音响,路上车里可以秒变KTV,不管是跟朋友出游,还是家庭聚会,长途驾驶变成了一种高级享受。
我这边夏天开空调,市区温柔点开能跑到200km左右,激烈驾驶或者高速多的话,掉到180km+也正常。对我来说,日常通勤完全够用,基本三四天才充一次电。家里装了充电桩,谷电3毛多一度,香得很。没电了就用油,加满油加满电,仪表显示综合续航能到1200多公里,实际跑下来,综合油耗电耗算一起,大概百公里油耗7升左右。
这车搭载52度大电池,日常通勤,基本一周充一次电就够用。周末跨城出游用油开,增程模式下油耗才7个,比纯油车低,而且它的综合续航能有1000公里,出门在外我不会有续航焦虑。
纯电续航完全够日常使用,充满电时续航能超过200公里,按照我一天跑50多公里来说,能用三四天了,不过要是长途出行,纯电就显得够呛,所以我一般是先用电跑一会,再接着用油,油电综合续航不低于1000公里,不会有续航焦虑,而且在中间休息时可以充电,再接着用电跑。
我实际开下来,市区通勤的同时还开空调、听歌,温柔点开能跑220公里,激烈点或者堵车严重点,大概200公里左右。对我来说完全够用了,公司有桩,基本当电车开。增程的最大好处就是完全没有里程焦虑,油箱加满,表显综合续航轻松过千。回老家跑长途或者临时出个差,说走就走,不用规划充电桩,这点太省心了。
52度大电池确实给力,平时上下班通勤,充一次电能顶一周。需要跑长途就切换增程模式,百公里油耗比传统SUV节省。最棒的是满油满电,综合续航能轻松跑1000多公里,出远门完全不用担心因为续航不足耽误行程,说走就走的旅行可以随时安排。
日常通勤我基本都用纯电,充满电能跑180公里左右,现在小区、商场充电桩都很普及,即使不安装家充桩,充电还是挺方便,去哪也都不用担心没电可用。周末带家人出游或者跑长途时,满油满电能轻松跑900多公里,我完全不用担心出远门续航问题。 油耗我目前实测,高速跑下来才7个油,比我之前那台2.0T的SUV省了差不多三分之一,油耗真挺低。发动机介入时我几乎感觉不到动静,速度100迈以上,车内也不会听到太大的风噪声。
纯电续航算不上很高,基本就能跑180左右,我们家日常使用足够,而且现在天气热,耗电也更高一些,它纯电续航只要不是打半折,我就已经很满意。况且我特地选的增程版,就算电不足还可以用油,所以出门在外我不会有续航焦虑。
增程版配的是52度电池包,实测纯电能跑190公里出头。平时通勤完全够用,单程20多公里,基本一周充一次电。周末跑长途或者节假日回老家,增程器5.0的优势就显出来了,油电全满状态下,综合续航能跑1000多公里,而且油耗也就7个多,加一次油能用很久,问界M9挺经济实惠。
我个人觉得目前华为这套ADS还是领先一点,而且后续OTA潜力感觉更大。跟传统豪华品牌比,配置和智能化都有优势,再加上华为的售后网点现在铺得挺快,服务态度和专业性目前体验下来也不错。
46.98万的问界M9 Max版,这个价位虽然也能买到BBA车型。但看空间表现、动力性能、以及智能化程度,M9是远超同价位车型,甚至能和GLS这样的旗舰SUV一较高下。所以单从性价比来看,问界M9确实非常优秀,选择它是不错的决定。
性价比超高,问界M9的配置给的很到位,很多配置都免费给到了,像是CDC、空悬、全铝底盘等,可比以前所谓的豪车豪多了。而且车子用起来也很不错,舒适、续航、智能化表现都出色,用着省心。
50万左右的车价绝对不便宜,但结合它给我的体验我觉得很值。更关键的是,最近看新闻,问界M9荣获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5上半年插电混动保值率TOP 1,兰路的调研报告也显示,问界品牌和M9分别在信心指数和NPS净推荐值上蝉联第一,品质和口碑都得到了权威认可,说明市场也认可它的价值。
虽然将近50万的售价看着不低,但你要知道这车要是换成BBA的标,再加上这些满级配置,没个百八十万根本下不来。这么一对比,问界M9的性价比简直爆表。用一半的价格,就能享受到百万级豪车的智能体验,这笔买卖怎么看都值。
在这个价位能入手空间宽敞、配置还这么全面的车,性价比确实超高。像标配座椅按摩加热通风、激光雷达、智能驾驶等配置,有的放在BBA身上还得额外加钱选装,但问界M9很诚心,这些配置都相当于直接给,买它不比一些豪华品牌值?
它的智能化配置在同型车中绝对可以说是数一数二。像零重力座椅、辅助驾驶、还有新增的卫星通信功能,这些功能都可以令我的出行变得舒适方便,还安全,所以落地50万左右,我是认为很划算。
M9配置表现完全碾压同价位BBA车型,50万不到的价格,就能享受奢华的智能座舱交互体验,还有媲美MPV的后排舒适性。M9展现出的产品力完全对得起"豪华"二字,这种越级的配置体验,入股它不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