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满意它的油耗,真的是省油,空间非常宽敞,动力方面我个人感觉够用了,1.6的排量也不小了,不暴力驾驶,慢慢开还是很舒服的。发动机噪音很小,放歌基本上听不见加速和怠速的声音。
空间确实很大,坐在后排真的宽敞,而且座椅很舒服,有大沙发的感觉。都说这车动力表现不好,我实际开着并不是这样,提速还算挺利索的。之前家里有一辆老爷级别的日系车,所以对这车的质量还是信得过的。
1当然是点火后车身的静谧性,有一次打火后,车一点声音也没有,以为没有打着,发动机几乎没有什么声音,看来四缸机就是比现在三缸机好很多 2本来已经订了2019款白色经典轩逸领先版,等了十天左右,销售夫说没货,全国白色都缺货,退而求其次,选了2018款白色舒适,便宜了6500,用了这些钱装饰了中控,铝合金轮毂,多功能方向盘按键,气氛灯,还有led近光灯远光灯不经常用,不装,弄了以后立马变高配 3销售人员忙上忙下,也送了一些实用的东西,比如真皮座椅,倒车雷达,行车记录仪,送了十几样。性价比不敢说全国最好,但是查了很多经销商,和一些买过这车的人沟通过,很强势!
不满意就是白色的车要经常洗,不然不好看了~内饰确实很过时了,但是还能接受,毕竟价格在哪里,也不要求很豪华。要吐槽竟然没带自动落锁。前排的玻璃升降器真的是太远了。反人类设计。。。无力吐槽!!副驾驶的遮阳板还不带镜子。
钥匙有点out,果断在淘宝配了两把,就是新车的味道有点大,买了十几包很多活性炭,还是不行。 还有车漆有点薄,新车第一天就跟大众车刮了,大众没事,我的花了,而且凹了进去
底盘隔音真心差,车速一快叮当乱响,很难找到合适的驾驶座姿,长途很累,最可恶的还是CVT冷保护,零下20℃没有半个小时都不解除,真能急死人了,短途最好不要开啦,到地方了冷保护还没解除呢!
1、驾驶座椅坐着太难受了,开车时间久了腰酸腿疼。2、方向盘路感太清晰,车速过快时方向盘也是很轻盈导致车身不稳,安全感欠佳。3、车内空气闷热、空间感受很压抑。4、地盘很轻盈不稳,操纵杆完全没有。5、车宽很窄,横向距离较其他同级别车窄。
仁见智,我觉得挺好看的,至少不突兀、不浮躁。唯一的不足就是轮毂有点小了,185-65R15的尺寸,
白色当然好看,就是正面看起来没有那么年轻,毕竟现在的车主要流行就是v型脸和大嘴巴 没有吸烟当然不需要天窗,作为有家庭,有两个孩子,之前看了有小孩爬上天窗,结果发生悲剧!也少了后期增加一项异响的可能性, 自带的蜡烛灯怕不够亮,升级了led近光,而且大灯凸出来的那点有点难看,显得突兀
10多年前的设计,用文绉绉的经典二字形容,已经是最婉转的表达了。不过就算再老,大街上泛滥成灾的同款车也顿时让人感觉好多了,英雄所见略同嘛 车灯设计:保留了原车近光,换了led远光,否则雨夜天,再遇到一连窜的远光动物们,你别想走夜路了 做工车漆:某个雨夜超车,跟另一台经典轩逸很轻微很轻微的磕了一下,当时以为石子声没理会,回到停车场一看无语了,车漆还真是薄啊~~~
一般,车灯的两个凸点看着很low,有种古典车的感觉,车身很窄,个人觉得很难看。做工很差车灯下面的缝隙很大
计还不错,操控简便也不难看,用料明显比同级别其他车更讲究,不是一水的硬塑料。刚开始的时候送的真皮脚垫有点气味,不过一晒就好多了。音响虽然是基本配置的四个喇叭,但是实际音响效果并不差。
出厂的内饰就可怜了!主副驾看到的摸到的满满廉价的硬塑料 升级了真皮座椅(四儿子送),淘宝买了10寸的中控,四门中控和四个脚装了氛围灯,同时买了一些铝合金亮片装饰一下,立马变豪华版,除了三大件,什么都可以升级,乞丐版省下来的钱,立马变得高上大!
内饰简单,不过我加了扶手箱和大屏之后好看多了,原车太没感觉了 内饰材质:材质多为硬塑料,没有点档次。很简单,所以一点感觉都没有。只能考靠后期改装
满满的复古风,不过习惯就好,对比起2018款以前的,内饰已经算是改过了,换挡杠用上了新轩逸那种设计了。毕竟开车时也不老是鼓捣各种按键屏幕之类的吧 异味异响:车内味道很大,尤其前两个月,无论开窗通风,柚子皮橘子皮,各种炭包,茶叶包,香水车清风甚至医用酒精,想得到的都用上了还是不行。洗车行老板叼着根烟优雅的告诉我他的经典轩逸三年了异味还存在。
这款穿的米色内饰我比较喜欢,我把他的风控设计成自己喜欢的风格了,自己安了个喜欢的把套。
必须点赞的,一点都不挤,后排空间堪比B级车,我身高1.89体重228斤,开车坐车都不憋屈,我敢以人格担保说的是真话。
空间不错,我一米七八90公斤坐进去主驾也很舒服,后排空间和后备箱也很大。后备箱估计放六个行李箱都没有问题。 老婆和孩子还没坐过,主要就是等新车要散了味道,怕对身体不好
后排座椅宽大,空间也很大,两个人换位置都能很轻松,后备箱放两个大行李箱都还有余 乘坐空间:我170,坐上去空间更不用说,三个拳头,后座三个人都很宽松,前排也不拘束,特别给力 后备厢容积:后备箱满足日常需要,有点不好就是后座不支持放倒,拉点长点东西就没办法了。 车内储物能力:后排没有什么储物的地方,前排副驾那个箱子很大,可以放6瓶以上矿泉水了。其他的没什么好放的
空间够用,宽敞而且后背箱的空间也很大,装的东西特别多,出门旅游,走亲戚带些礼品都是很能装。 乘坐空间:我身一米七,做上以后非常的宽松,后排做的人也跟舒服
2700轴距,数据看着一般般,实际乘坐感受很好,可以跷二郎腿。少给的一颗星是横向空间不太好,其实整车外观就看得出,太窄,比例不太协调了 储物空间:储物空间最多只能给2星。首先四门门板连一瓶水都放不下,换挡附近也空荡荡的,因为是舒适版,中控扶手也没有的,还得自己淘宝另装。也正因为储物空间的匮乏,更改中控影像时挑了好久,才找到一家可以保留原车中央上部的那个储物格的屏幕。总体而言,原车储物空间甚至比不上卖掉的老凯越
我身材比较高大,181cm,体重195,所以要求空间必须大,这个满分。坐过丰田致炫,奇瑞3x都不行
这款车的空间还是比较充足。后排我还安装了一个儿童座椅,因为我二胎方便孩子乘坐这款车的中控设计还是可以的, ☆ 空间设计亮点:这款车的内饰是米色,是我最喜欢的之处。
虽然没有推背感,但你不搞飙车的话完全够用,跑市区和郊区都富余。CVT变速箱没有别的变速箱那种顿挫感,开着也不累。
看到有人说肉。其实我觉得吧,城市里面开,够用就行,国内高速最多也是110,你追求性能,就应该去赛道开,那里符合你,轩逸就适合家庭温柔驾驶 作为男人,觉得油门有点轻,慢慢踩下去,车就行驶,我个人觉得,希望有点力量的踩下去才走,这样比较有感觉
动力马马虎虎吧,没有太大的推背感,城市够用,高速上140就很难在上去了 日常加速动力:日常加速还行,但是给油不能太猛,太猛也是缓慢加速 跑高速:动力到120就开始感觉动力不足,到了140就很难上去,我第四天就上高速跑了,只能说中规中矩 特殊路况行驶动力:坑坑洼洼的路上动力就很一般,行驶中很听到沙子打底盘的声音 动力平顺性:换挡很平顺,动力输出也很好。没有顿挫感,这就是他CVT的作用拉
2018款换了cvt,也开过之前旧款的4at,感觉就都一样,开惯了涡轮车,换到轩逸时,反正踩断油门踏板了也就那个样,不急不忙,除了起步那一下比较轻快,感觉动力充沛以外,时速过了40明显感觉到像泄气一样没力气了,这车真的就适合在市区走走停停,穿街过巷,不适合什么长国道高速路,否则就只有被欺负的份。无论思域卡罗拉甚至北汽货车都可以随意碾压,哎。但话说回来了,开轩逸就应该用佛系的心态,佛系的操作。
1.6得起步挺肉,L挡爬坡挡。加速档超车很给力,我最多跑过190迈噪音,风噪,发动机得声音还有胎噪都非常的大,而且也不安全。不建议这么快。CVT冷保护,冬天汽车要怠速着火七八分钟才能上路行驶。
这个车的排量是1.6的,它的动力对我们女司机来说我还是比较接受的,起步也快。挂档也比较平顺起步 跑高速:自从买了车以后,我只跑过一次,都是高速的时候觉得他的动力比较适合 起步/加速动力:起步有点弱挂档平顺。
体上可以,但是过颠簸路面的时候可能后悬挂弹跳反应比较激烈。这个价位的车,不能奢求太完美,这样也没关系。
估计干惯体力活,觉得方向盘有点轻,指哪打哪,走过国道和城市道路,悬架表现也还可以,刹车也符合预判 淘宝买了方向盘按键,颜色看不出色差,花了一百块工费装上,立马变高配
操控性良好,转弯到位,可高低调节。 底盘悬架支撑:底盘悬架偏硬,过高低坎特别明显,会有明显的感觉 方向盘操控感:方向盘手感一般,转向到位,操控感一般,后续再自己增加duogongn@按钮
没啥操纵感,方向有虚位,而且有点大。因为没有esp,不敢做快速变线切道等动作。这个车只适合慢慢开,很多时候并不能很清晰的感受到车身的动态变化
方向盘操控比较灵敏,然后刹车也比较灵敏。 底盘稳定性:底盘比别的车来说要高一点,所以通过性也好。减速带的时候车速稍微快了,也不用担心。
高速时方向盘依旧轻盈,安全感差,方向盘打死时有金属碰撞的声音,听着很难受,跑车过程中有路偏感,总之开着觉得这个车不扎实
空调没开,开了窗透风散新车味道,估计是在城市里开吧,在7个油左右浮动,高速还没上,估计国道或者高速表现会好点
3个月,2300公里,主要是老婆上下班在用,跑过高速,国道,闹市区等,综合表显5.5,其实三个月下来,并未发现轩逸真的像多数人说的那样省油,只能说相比起同样1.6的其他品牌车如朗逸等而言会少那么一点,还算节约
油耗:这个车的最满意之处是它的油耗,因为平时在市区里开的话,一箱油280元,我可以跑到600公里左右。买了这个车以后三年就跑了一次高速,嗯,平时都在市区里跑,综合油耗差不多百公里6.2L 城市综合油耗:平时开空调的时候稍微要费油一点,冬天因为有孩子,所以把车要热热的,所以油耗稍微高一点。
表显6.6 加满100元只能跑160km全程空调(市区和三环)油价7.4/L, 个人感觉油耗不是特别满意
有了家庭,顾及老婆和两个孩子,就是看中移动大沙发的称号买的,感觉不到什么路噪和胎噪,两个字,就是舒心
移动小沙发的魅力,这可不是浪得虚名的,后座椅真的很舒服 车内噪音:胎噪有点大,隔音效果不怎么样,风声跟轮胎声都很大,后期要加隔音条 座椅舒适性:特别喜欢这部车的座椅,特别舒适柔软。支撑住一般,后排的支撑住就很不
大沙发,应该给舒适性提供了很大的保障。平时等红绿灯怠速几乎听不到发动机声音,也感受不到震动。
座椅的舒适性也比较舒服,他们的座椅坐的要宽敞一点,然后有时候老人坐到后面的时候,头部也不会觉得特别矮。
故障:主要我就要上来发表这个故障问题 车有哨声和顿挫都还行 都说是通病正常 但是行驶20多迈的时候会顿挫一次升档 而且40迈也会顿挫升档一次 之后保持这个速度不给油的话就会类似手动挡拖档一样 轻微抖动 大点油或者过了这个时速就没有抖动了 我就纳闷CVT升什么档呢 而且最不应该拖档啊 顿挫和哨音都接受了 可能这是一台很特殊的伪CVT 网上是查不到好评 也不道是真假 就好像这车到手就快费了 查的相关问题有时候还没有正解 都是乱码七糟的 真没招 不道啥毛病
这么说吧,之前有不止一个人教唆我花七八万去买辆二手BBA,我没有接受他们的教唆,而买了这辆车,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。
降价那么多,作为合资车,性价比自然很高,2018年11月销量冠军就可以看得出消费者的选择
对于整体来说算不错的了,代步首选,油耗低,保养便宜,故障又少,但是配置就很一般 故障:故障少,没啥毛病,适合小白开。跑一般除了保养没啥好修的
10万元这区间,要兼顾上下班接送孩纸,合资车里似乎只有轩逸了。经典轩逸是一款很长寿的车型,有个朋友10年前买的经典款,直到今天依然在服务中,三大件依然正常,不同的是,当年落地15万多,现在只要10万出头,同样的1.6排量,尽管从当初的4at变成cvt是一种进步,内饰也相应的进行了年轻化更换,但质量是否一如就不得而知了。买回来三个月,已经听得到司机位的门板以及手套箱有异响,这东西,或许真的一分钱一分货吧,既然选了也就无所谓了。经历10多年,我的第一台车凯越,也从1.8到1.6再到1.5,然后停产,到如今的三缸重出浆糊,一切都在变,经典轩逸却还是满大街的到处跑。十年呐,最后还是回归到油盐酱醋柴米糖。
性价比超高,很值得入手,看过太多品牌,7到10万落地的车几乎都研究了,这是最后的选项。
看了大众宝来,捷达最后。选择了轩逸经典主要是经济上困难,低配手动还不到七万对比果断选择经典轩逸。
都说日产的车保值率比较高,而且轩逸的售后保养也费用也不是特别贵。 保养维护:我买这个车的时候,他们当时送了我8次保养,现在还在保养范围内。还有2次
存在即合理,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款车性价比不是很高,车身稳定系统没有,安全配置较低,做工也不是很好,总之一句话一分钱一分货。